专访《自然·通讯》论文第一作者、剑桥大学南京中心实习研究员欧阳滕

首页     新闻     专访《自然·通讯》论文第一作者、剑桥大学南京中心实习研究员欧阳滕
 

 

 

近日,剑桥大学化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、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科研项目研究助理欧阳滕作为第一作者,在国际高水平期刊《自然·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发表 “Bioprinting microporous functional living materials from protein-based core-shell microgels”学术论文,该论文系剑桥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剑桥南京中心项目“液滴微流控平台的工程化及其生物应用研究”联合研究科研成果之一。就此,中心对远在剑桥的欧阳滕博士生进行了线上专访,一起走进这位95后青年科研人员的广阔世界吧。   

 

 

PART 1  从天大到剑桥:以兴趣为指引开启科研之旅

 

请介绍一下您的教育经历和选择生化材料领域进行研究的原因?

 

我在2015年到2019年,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;2019年-2020年,硕士就读于剑桥大学化学系,师从Tuomas Knowles教授;2020年到2021年期间,受疫情影响,在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余子夷老师的液滴微流控项目组,担任近1年的研究助理;2021年底,返回英国攻读剑桥大学博士,目前继续在Tuomas Knowles教授的课题组念博士二年级。

 

兴趣让我选择了这条科研道路。现在我主要从事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,属于生物、化学、材料方面的交叉领域。实际上,从中学开始我对化学和生物就比较感兴趣,大学选择了化学工程专业,在求学过程中又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—技术开发,如新材料技术开发、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等。

 

在国内,“生化环材”经常被称为是“四大天坑”专业,是什么促使您当初投身这个领域并继续选择进一步深造的?最终,您又如何找到和确定了微流控技术这个细分的研究兴趣?

 

在大一时,我发现相较于基础理论,自身对工程开发更加感兴趣,于是从偏向于理学的应用化学专业转到偏向于工学的化学工程专业,我内心想做一些更实用的研究;

 

在大三时,通过学校开设的微流体学课程,接触到了微流控技术,自此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当年暑假,我联系了彼时的剑桥大学科研副校长Chris abell 教授,结识了当时在剑桥大学担任博士后的余子夷教授,自荐获得了在剑桥大学短期实习机会。通过3个月的暑期实习,我认识到作为平台技术的微流控技术可以与很多技术嫁接,本科在天大的科研项目也与液滴微流控有诸多结合点,最终确定了这是我想继续深造的研究方向。

 

在硕士期间,我发现隔壁的Tuomas Knowles教授课题组也开展微流控技术研究,读博时有幸拜入Knowles教授的师门,一路的发展始终遵循着自己的研究兴趣。

 

硕博求学于剑桥,您认为剑桥大学的学术和生活同国内有哪些区别?

 

剑桥大学是一个占地很小但科研资源丰富的地方,是学术研究的圣地。

 

从我个人的经验感受而言,剑桥学习的风格确有国内不同。剑桥偏向于启发式教育,导师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,指导层次更关注宏观和顶层设计层面,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科研想法,而不是手把手的指导科研技能等细节层面,因此学生的磨合过程可能稍微长点。我比较幸运的是,在剑桥南京中心做过一年的研究助理,对科研工作积累了足够的磨合期,使得我在剑桥读博上手相对较快。

 

PART 2  论文创新点分享:作为多用性平台技术的新型生物墨水

 

祝贺您1月在《自然通讯》上发表了题为Bioprinting microporous functional living materials from protein-based core-shell microgels的论文,请您介绍一下这篇论文的研究创新点和具体的研究成果?这些研究成果有何应用前景?

 

谢谢,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,我很开心。简单来说,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墨水,这种“材料+细胞”的结构可通过3D打印技术被加工成不同的形状。

 

传统普通的生物墨水是连续性材料,我们利用液滴微流控技术,将这种连续材料乳化成小的液滴,成为水凝胶微球,实现了将较大的结构缩小为尺寸在150微米左右的多个构筑单元。接着继续利用液滴微流控技术,将细胞放在这些构筑单元里,凭借3D打印技术将这些水凝胶微球打印成3D结构,通过结构加强的化学过程,最终将其变成力学性能较好的材料。一方面,该材料具备作为水凝胶材料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透气性,适合生物培养需求;另一方面,根据用途的不同,将不同的细胞封装到水凝胶中,打印出来的材料可以进行不同的生物应用,灵活方便。

 

综上所述,我们开发的是一种多用性的“平台技术”,该技术理论上能够把不同种类、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组合到材料中,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生物活体材料,应用于不同领域,如生物活体材料、组织工程等。这正是该研究的创新点和亮点之一。

 

论文的另一个亮点是,在展示该新型生物墨水所具备的良好功能外,我们还尝试展示解决传统生物3D打印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:打印材料结构的同时,实现对细胞微环境的控制,即利用液滴微流控的手段,在微米尺度上对水凝胶微球实现了细胞环境的操控。

 

目前我在读博阶段,将在课题组继续开发该材料,结合组织工程、器官打印相关应用需求。

 

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到最终产出这篇研究成果,在整个研究过程中,您遇到了哪些“卡脖子”难点,是如何攻克和解决的?

 

我的研究工作偏向于实际应用,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。该项目的基础体系是我硕士期间在剑桥开发的,余子夷教授建议我在硕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。然而,由于我此前没有接触过3D材料打印,在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新的开发设计并不简单,这使我在实验之前的项目设计阶段遇到了瓶颈,形成研究的架构体系花费了一定时间,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实验,最后在师兄的一篇论文启发下,项目得以成型。

 

PART 3  懵懂到独立:在实践中完成科研成长和蜕变

 

在您的科研道路上,有哪些对您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或事?

 

回顾我做科研的心路历程,我总结起来分为三个阶段,这是一个从懵懂到独立的成长过程:

 

第一阶段是本科期间。化学是天大的优势学科,本科阶段很多同学都会做科研,我一开始聚焦于合成生物学领域,自己去参加一些比赛、做一些实验。那时的科研态度更多是从兴趣出发的自发行为,关注于是否“有意思”。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当时对我指导很多,使得我从对科研懵懂的小白逐渐入门;

 

第二阶段是来到剑桥大学暑期实习之后。当时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对我帮助很大,使得我逐渐拥有了一些独立的科研项目,他们手把手传授经验,教会我如何安排科研时间、操作实验、解读数据,以及进行下一步的科研思考等,但那时的我尚不具备独立完整的科研想法;第三阶段是在剑桥南京中心开展科研和来剑桥大学读博。

 

这篇NC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、中心课题组的余子夷老师对我的科研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,正是在他的指导下,我逐渐能够对项目进行独立构思,能够真正独立地负责一个完整课题,实验技能和对项目的把控能力亦得到极大提升。这段经历使得如今在博二阶段的我,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控项目,清晰地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;

 

我在剑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Tuomas Knowles教授对我的科研方向,也给予了很多的有益指导。Knowles教授为人随和,思维和心态开阔,我所在的课题组规模大、项目多,我的项目属于课题组中不怎么“主流”的项目,但却能得到Knowles教授全力的支持,他对项目的包容度很大,学生有真正的好想法,老师都是愿意支持的。

 

作为微流控项目组的研究助理,对于2021年期间在剑桥南京中心工作和科研的这段经历,您有什么感触呢?

 

我觉得剑桥大学南京中心是一个适合搞科研的好地方。

 

第一,科研硬件齐全。作为一线的科研实验人员,我对中心的首要感触是这里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很好的设备,甚至配备了一些我在剑桥也没有接触到的设备,设备新且丰富,结合周边丰富的高校资源,进行科研实验非常方便。

 

第二,我在中心项目组获得了扎实的学术训练。项目组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起来融洽愉快,正如前面所言,在剑桥大学南京中心进行科研工作的这一年里,中心项目组的余子夷教授对我的科研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。面对项目和课题,如何make sense,如何明确项目应用,如何讲好项目故事,如何写论文、投论文和发论文,如何与审稿人进行交流等,都是在中心的一年时间里,我获得了余老师的悉心训练和指导。正是得益于这段经历,我现在能够快速适应和上手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习节奏。

 

这一年的科研学习、生活经历对我而言很难忘、很充实,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回南京看看。

 

PART 4 科研观自述:工程导向、训练为基

 

您如何看待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?

 

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,我有一个很认同的观点,“Science is beautiful,but it is engineering that changes the world”, 能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固然很了不起,但科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的发展。

 

在我的科研道路过程中,面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,我也做过抉择,了解到很多从基础研究到工程研究、再到应用研究发展很成功的典例。我的导师Knowles教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他早期研究阿尔兹海默症机理出身,聚焦研究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导致系列相变、使蛋白质从可溶状态变成致病状态的机理;后来他对微流控技术产生了兴趣,转向对这一领域的研究,如今他带领的课题组聚焦技术开发,以研究蛋白质为目的,开发了多个微流控应用技术,并成功衍生出了四家生物公司。

 

当前,我们课题组的模式是先专注于技术开发,利用开发的技术再去解决科学问题,用技术的进步推动科学问题的攻克,根据新出现的科学问题再开发新的技术,形成良性循环,某种程度上说,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进步是交织在一起的、是相辅相成的。

 

以我自身实践为例,我现在的研究就是开发平台技术,希望后续能将该技术推广到更多应用场景,搭建疾病模型,探索和解决癌症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。

 

从自身的学术经历来看,您认为做好科研离不开哪些特质、思维方式和能力?有什么好的习惯或者建议,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?

 

作为一个刚做科研没有多久的新手,从切实际的角度出发,我诚恳的建议是务必大量训练:

 

一是多做实验。实战经验是最有用的,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偏工程的领域,需要养成实验室的良好习惯,通过不同条件的实验,思索为什么是这样、为什么不是这样;

 

二是多看文献。我曾有四到五个月的时间集中看文献,时刻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与动态,这是非常重要的;

 

三是练好逻辑学、学会讲故事。从个人写论文和修改论文的经验来看,对于非英语母语者写英文论文是比较困难的,但讲好故事和写好论文本身有相通之处。

 

对于工程类项目而言,讲清楚研究原因、研究价值特别重要,这需要很强的逻辑表述能力;对于理论研究而言,实验是否严谨、控制条件是否全面,逻辑训练也是很重要的。高要求的论文对文章逻辑要求相应高,进阶层面的文献阅读,不是停留在了解研究工作本身,而是在于分析文献的内在逻辑,读懂文献是怎么讲好故事的、说圆故事的,进而延展到对自身科研项目的逻辑梳理。

 

对于未来的发展,您有哪些学术规划和科研理想?

 

我个人规划是向学术道路发展。当前,我对自己的科研领域颇感兴趣,有东西可做,对我而言坚持做下去是一件好事。目前短期的目标希望自己能顺利读完博士学位,进行博士后的相关工作,长期的目标是前往大学从事教职和研究工作。

2023-03-08